為什麼需要儀式

  編者按:即使忙得把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壓縮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千里迢迢趕回家過年?為什麼要“勞民傷財”辦盛大婚禮?為什麼要“興師動眾”地慶生?這些儀式,是例行公事般的繁文縟節,還是心靈休憩的港灣?本期,心理學專家就為您解讀,儀式,對我們的心理到底起著怎樣的作用。

  德國心理學家洛蕾利斯·辛格霍夫認為,在當代社會,有規律的重複且有像徵意義的社會活動,不管是被叫做“慶典”或是“風俗”,其實都是儀式。除了宗教儀式,還有過渡儀式(出生、結婚、死亡)、定期儀式(春節、生日、國慶節等),以及一些更個人化的日常儀式,如睡前給孩子講晚安故事,開工作例會、做年終總結等。

  她也指出,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裡,當傳統生活所帶來的安逸感幾乎消失殆盡時,搭建出特殊心理空間的各種儀式,也是修復身心的心理治療手段。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湯永隆則認為,緩解焦慮是儀式得以延續的心理需求之一。過去,人們會請巫師作法消除病痛,而如今卻很少見。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疾病對古人來說,是超出能力掌控的存在,對此,他們會恐懼,焦慮,於是需要一個儀式來化解心中的不確定,並寄託美好的願望。

  而科技進步以後,多數疾病可以被治療,與驅魔作法類似的儀式也就逐漸走向了消亡。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岳曉東表示,人們在潛在意識裡,都會有三種基礎心理需求,即歸因、暗示和安慰。這在各種儀式中都能找到蛛絲馬跡。很多地方過年要燒高香,為新年祈福,只要這一年風調雨順,人們就會覺得是燒香起了作用;而一旦遇到坎坷,則歸罪於沒有燒好香。

  說到底,這就是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歸因心態在作怪。另外,有些地方的葬禮有“做七”儀式,從心理學上說,更像是一種心理暗示,預示告別完成。安慰作用則在很多儀式中都有體現,如葬禮上的告別儀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