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經常有這麼一群女孩兒,
長得不賴,性格又很好,
既能獨當一面又能小鳥依人。
不管是御姐範兒,還是清純如鄰家女孩,
都是善解人意又貼心的,
唯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她們都沒有對象。
每次談到這個話題,
她們也表示很無奈。
A就是這群女孩兒中的一員,她不止一次問我:“我是不是不適合戀愛啊?”
每每聽到這句話,既心疼又無奈。
1
A不是沒有追求者,相反,很多。
只是每一次,別人表達好感之後,她就退縮,躲得遠遠的。
即使,對方是她喜歡的人。
她曾有過兩段戀愛,最後都無疾而終。
兩任男友一致說“你好像根本不需要我,你自己獨立得能撐起一片天。”
A很無奈,她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
獨立、堅強、自己能搞定一切。
她也不主動,有什麼事自己先解決,解決不了的再找朋友,最後才是男朋友。
她也很委屈,覺得“那有事情自己能解決的就不要麻煩別人了”
即使對方身為男友,也還是她的“別人”。
其實,她不是不想有個肩膀,讓她可以依靠。
只是,她害怕,
害怕進入親密關係之後,依靠對方後,對方就離開了;
害怕自己不夠好,被發現了“不完美”;
害怕自己受傷。
兩位前任的話成了她心裡的一根刺,
她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覺得自己“不適合戀愛”,
於是,她躲得遠遠的,高高築起了心牆。
不敢輕易推開心門,
讓別人走近。
她在等,等別人主動前來,多番嘗試,
對方做到了,她就把心門打開一點點,
當對方看到和触碰到她高高的心牆,既想靠近又無法翻越的時候,打道回府。
躲在心牆後的她,想喊住那個轉身而去的人,卻發現自己無法表達。
於是,以此證明“看,我就是不適合戀愛。”
這個想法被一次又一次強化。
她更不敢隨意推開心門,心牆更是加固了又加固。
躲在後面的她落寞又無奈,
只能竭力逃避親密關係。
既渴望又逃避。
2
為什麼?
這樣的女生,明明身邊不乏追求者。
卻都沒能進入親密關係中。
我問她:“如果你不夠完美會怎麼樣?”
她瞪大眼睛,說“對方就會離開啊。”
她在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被拋棄。
依戀是個體對重要他人形成的一種深厚而持久的情感聯結。
心理學家Bowlby提出一個自我工作模型,指的是自我是否是有價值的或者值得關愛和看護的。比如,當嬰兒需要時,主要照料者是能給予愛的反應的,嬰兒就會形成一種認為別人是可信賴的,自己是可愛的,自己值得被照顧的。相反,如果看護者的態度是拒絕的,或者矛盾的,那麼嬰兒就有可能發展出自己是不值得關愛的或者自己應該自我滿足,不需要別人關愛。
特別在某些地方,
重男輕女思想還一直在。
這更加重了女孩的“我不值得被愛”“我只能自我滿足”的低價值感。
A就是這樣的。
她有個弟弟,在媽媽懷著弟弟那段時間,她還只是兩歲,就被送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她哭鬧,作為主要照料者的爺爺奶奶也不能第一時間滿足她,加上她還是個女孩,在爺爺奶奶家更不受待見。弟弟出生後她又被爸爸媽媽接回家。
童年裡最深刻的畫面是,只要襁褓中的弟弟一開嗓啼哭,全家人都心疼得抱抱親親,都堆在他身邊照顧弟弟,而她在一旁孤零零的,沒人注意。稍微長大了一點,爸媽工作忙起來了,照顧弟弟的責任就落在了她身上。
她害怕照顧不好弟弟,爸媽就會像小時候一樣,拋棄她,不愛她。所以,她“必須”照顧好自己。她“必須”照顧好弟弟。她“必須”是完美的。
同時,她覺得,她就是“被拋棄的”,她自己應該自我滿足,自己照顧好自己,別人是不會來關愛自己的。
所以,她很努力,很“爭氣”,從來不需要家裡擔心。這種“爭氣”,在家人眼裡,就是“完美”。
這些深深刻在她的骨子裡。
她把這些帶到了成年,帶到了親密關係中。
即使後來父母對把照顧弟弟的重擔放到她身上、對把很小的她放在爺爺奶奶家這些事情表示歉意,加倍對她好。
她的人格已然形成。
她也覺得自己就應該這樣獨立,有事情不應該“麻煩”到別人。
這種覺得,已經成了理所當然。
如果不是親密關係出了問題,大概她覺察不到。
原來自己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愛。
這些模式也複製到了她的親密關係中。
背後深深的恐懼,讓她無法踏出這一步。
無法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似有若無的距離和被動也讓對方體驗到“毫無存在感”。
一個又一個地從她身邊離去,更堅定了她的觀念“我會被拋棄的”,
加深她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這種恐懼影響著她,讓她既小心翼翼又委屈。
小心翼翼地不敢真正進入親密關係,怕對方發現自己不夠好,然後自己又被拋棄了;委屈是我都已經做得這麼好了,有事自己也能解決了,為什麼我還是被拋棄,不被愛?
她像一隻小老虎,對外可以威風凜凜獨當一面,
在自己的世界卻蹲在城牆後,渴望被看見渴望親密,
但別人靠近時,又被嚇得跑得遠遠的。
3
所有的方法論都離不開覺察,
當你能覺察到自己對這件事的認知和情緒,
你就能更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
人總是對未知產生恐懼焦慮,因為無法控制。
你不知道你進入親密關係後會怎麼樣,
你認為自己不夠好,就不會被愛,
就會被拋棄,就會被傷害。
你就會被這樣的未知以及你所認為會發生的事實所困。
有一位我很尊敬的心理學前輩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選擇,我承擔,我承擔,我自由”。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樣的。
也許你跟A一樣,渴望真正的親密關係,卻苦於無法踏出那一步。
或者即使有了自己的親密關係,也還是面臨這樣的困境。
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可以嘗試著,在“預見”和“先知”不被愛下,把未知變成你的已知,
通過對自己的覺察,覺察到自己的恐懼,積攢自己的力量,
自己選擇先踏出你的心門,那你就更能面對了,你會更自由。
這就是我對“我選擇,我承擔,我承擔,我自由”這句話的理解。
大概你也很心疼那個怕不被愛怕被拋棄的小女孩吧,
所以你讓她一直留到現在。
看到過去的真相,覺察自己,積攢你的力量,
嘗試告訴她“我已長大,不用害怕”,
告訴她“我選擇,我承擔,我承擔,我自由”,
抱抱她,跟她告別。
又或者,
當你實在被困於此,毫無辦法之時,
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陪伴你。
結語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的開始。——顧城
不要急,不要怕,
從內一點點積攢力量,
衝破過去設下的心防,
更自由地做自己、享受愛。
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