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男友的親密稱呼,當屬“老公”了。稱呼男友為“老公”的女孩子更懂愛情,她們的戀愛成功率要更高一些。這個稱呼能讓彼此更加親密,給男友一種依賴感。稱呼男友為“老公”的女孩子更懂愛情,她們的戀愛成功率要更高一些。當以婚前預演的方式稱呼男友時,能讓彼此更加親密,給男友一種依賴感。
在生活裡,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小小的尷尬:不知道怎麼稱呼自己喜歡的人,尤其是剛剛開始交往的戀人。直接叫名字太生硬,略掉姓又好像在演電視劇,或者顯得太過親密。也有人在跟別人介紹自己的男女朋友時會說“我那位”,特別是女孩,好像說一聲“我男朋友”就會犯什麼大忌。
在日本,有人做過一個不太嚴格的調查,據說在向別人介紹時說“我那位”的女人,戀愛的成功率遠低於那些大方介紹“這是我男朋友”的女人。也許是因為,當女人不願意大大方方地介紹男朋友時,表面上看是出於羞澀,其實是內心對這段戀情還有疑慮,或者在有意無意地向人傳達“其實我看不上他,是他更喜歡我”的信息。進一步說,那些總為稱呼而犯難的人,其實代表著他們的戀愛關係還沒有進展到一個親密自如的階段。甚至有的人結了婚以後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自己的另一半,而代之以“哎”這個尷尬的詞。發生這樣的情況,我想是因為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稱謂對於兩個人的關係有多麼重要。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但又不止是符號這麼簡單。有時候,名字的確會影響到人的性格。在心理學上,這實際上是一種暗示作用。與女人相比,男人是更容易接受暗示的一種生物。很多情侶都有彼此的暱稱,這樣可以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增添親密的感覺。不過,聰明的女人更懂得通過暱稱來影響男人,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很有效果。
我認識一個女人,熱戀時她在網上跟男朋友聊天時說:“我以後叫你bao(三聲)吧!”男人問:“為什麼?”她回答:“第一當然是因為你對我來說很寶貴啊,是寶貝的意思;第二層呢,堡是城堡的意思,代表著我們會有屬於自己的家,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然後呢,我也希望你可以好好保護我,好嗎?面對這樣的表白,男人難道不會從心底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使命感?這個稱謂,其實就是女人給男人的一種角色定位。這種定位是男人樂於接受的,他會不知不覺以行動來表現,來捍衛自己在女人心中的這個美好形象。
這個聰明的女人,她創造了一個暱稱,不僅向男人傳達了自己的愛意和期待,也就此固定了男人在情感中的責任。男人接受了暱稱,就好像簽訂了一項合約。我相信他以後無論遭遇到任何情感事件,心裡都會不由自主地想:“我是她的寶貝和城堡,我答應了要保護她……”人一旦建立了一種心理慣性,要去打破它,至少是要多花去一些成本。當我們談戀愛的時候,期待的是一份信任和放鬆的感覺,結婚時我們期待的是家庭的溫暖,而當全名響起的時候,這種放鬆和溫暖就會被打破,社會性感覺被喚起,那種落差是很讓人不舒服的。
如果你真的不懂給另一半取暱稱,又不能叫全名,或者遇到了任何稱呼上的麻煩,就管他叫“老公”吧。雖然這種叫法很老套,雖然很多女人甚至抵觸這種叫法,但是,這至少能給男人一種親密感,一種被依賴的感覺。而且據我私下觀察,那些會管男朋友叫“老公”的女人,多半能更順利地進入婚姻,因為當男人適應了這種稱呼,就會不自覺地以丈夫的身份要求自己,如同進入了一場婚前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