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愛情只開花不結果

  “我不相信愛情。”越來越常聽到這樣的話,說這話的人,不是真的不相信愛情,只是害怕相信。愛包含了妥協甚至犧牲,也包含了對個人習慣、價值觀的顛覆,一段全新的,認真的關係,意味著兩個人要在未知的旅程中開拓出一個彼此共享的領域。如果說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那親密關係一定是給了我們生命的完整。

  而對於陷入親密關係中的我們來講,並沒有真正做好準備,無論我們的意願是多麼誠懇,行動多麼努力,我們關係的現狀和結果卻還是愈發成問題,甚至令人不安。

  我們經歷著混亂、溝通不暢、相互指責、情感疏離、愉快的開始最終的結果則是導致關係的破裂和分離。

  在親密關係裡,我們傷了又愛,愛了又傷,我們渴望愛又恐懼愛,我們期待愛,結果卻往往落空,我們一面期待,一面畏縮,我們一面開始,一面撤退,我們表面百毒不侵,我們內心卻已千瘡百孔。

  當我們真正陷入愛里,我們總是懷疑:

  有一個人可以接受全部的我?膽小懦弱、不自信、不完美的這個我?

  有一個人會陪伴我一生?

  有一個人會優先考慮我而不是他自己?

  有一個人不會厭煩我?

  有一個人會包容我會了解我的每一個小情緒?

  有一個會接受我糟糕的過去?

  有一個人永遠不會背叛我?

  ……

  我們對自身的不認可,始終對愛有一種防禦心理,這種心理給了我們安全和保障的錯覺,認為它會使我們免受傷害,實際上卻阻礙了我們對愛和連接的強烈渴望。

  心理學家AbigailBrenner認為,人們對愛的恐懼各不相同——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不同的感情階段發生,她提出,對於愛情沒有結果往往是因為我們自身對愛的恐懼,往往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愛情讓人脆弱

  新的關係像是還未開拓的新疆域,人本能地害怕未知的東西。讓自己墜入愛河意味著極大的冒險。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給對方充足的信任,允許他對我產生影響,在這樣的關係中個體會感覺到自己赤身裸體毫無防禦能力。我們的核心防禦被破壞了,所有過去關注自己的習慣都被遺棄了,這樣我們更容易相信對方,越在乎,越容易受到傷害。

  新的愛情會激發舊的傷痛

  當我們開始一段新的親密關係,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的覺察到過去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們在以前的關係中受到傷害,包括童年時期和父母的關係,這些關係影響著我們對待身邊人的方式,以及我們在親密關係的行為模式。因為新的親密關係會激起過去的疼痛。過去未被處理的憤怒、憂傷、失去和拒絕,這種感覺的重現會吞噬所有好的感覺,讓自己重新掉進那個黑洞,無法動彈的感覺。於是我們可能會選擇離開這段新的關係,當長時間的求而不得,它就開始與痛苦產生關聯,這份痛苦於是愈演愈烈。

  愛情挑戰你對自己的認知

  我們很多人在內心深處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同時也在不停地和這種殘酷的信念作鬥爭。我們無法認識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也無法相信任何人會真正的關心我們。我們都有一個“內在評判”的聲音,就像隱藏在我們腦子裡的殘酷教練一樣不斷地告訴我們,“你根本一文不值,根本不值得擁有幸福”。我們在人生的早期就被暴露在身邊這些人的評判裡,這些評判來源於我們的原生家庭。

  在幼兒認知不夠完全的時期,我們把這種評判成了我們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在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會因為太熟悉這些評判而感到安全。當對方用完全不同的眼光來愛我們,欣賞我們,我們可能會開始懷疑,不熟悉,不確定,並開始防禦,就好像這些愛和欣賞挑戰了我們長久以來的自我認知,我不應該是“這樣”的嗎?怎麼可能是你眼裡的“那樣”?重新認知,內化成恆定的自我這真的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快樂總是伴隨著痛苦

  每一次,我們經歷真正的快樂並非發自內心感到生命的珍貴,我們都可以預見到會感到悲傷,於是我們躲避那些讓我們真正快樂的事,因為這些事也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事情總是有它的兩面性。我們無法簡單麻木我們悲傷的感覺而保留我們的快樂。當我們陷入愛河,我們踟躕不前,不敢全身心地投入,是因為我們害怕短暫快樂後的悲傷。

  愛總是不公平的

  很多來訪者告訴我她們不敢和對方發展更進一步,是因為對方實在是太愛她了,她擔心當感情更進一步的時候,她給不了對方同等的回報而讓對方會覺得被拒絕或者受傷害。事實上,愛情總是不平衡的,可能有些時刻我愛你多一些,下一個時刻你愛我多一些。我們對她人的感受是不斷變化的。

  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憤怒、失去理智甚至痛恨那個我們深愛的人,我們的感受會自然而然的發生。在我們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前,因為不確定的他是否對我也一樣有興趣這樣的問題而感到擔心和內疚,都會阻礙我們會獲得一段真正讓我們幸福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會讓你和原生家庭真正分離

  親密關係是成長完成的終極標誌。這代表著我們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過我們的人生,這種改變同樣也代表了我們從原生家庭中分離出來。近乎於與過去舊的身份道別,從情感上完全與自己的爸爸媽媽放手,不再感覺自己是一個小孩,並且能夠分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要開始真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的一段未知的旅行。在分離面前,我們都會產生未知感、不確定感,焦慮感和不可獲得性等等不好的感覺。

  愛會激發對失去的恐懼

  我們擁有的越多,我們就有可能失去越多。那個人對我們越重要,我們越害怕失去對方。當我們墜入愛河,我們不僅僅要面對有可能失去的恐懼,有的甚至活下去都成了問題。因為在愛中,我們常常會選擇毫無保留的投入,這就等於把自己的大部分給了對方,在對方離去的時候,也就隨之帶走了那部分,自體會產生破碎感,不完整感,這等於毀滅,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面對失去,會絕望甚至自殺。

  另一個原因是當我們在擁有愛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擁有了更多的價值和意義,失去這些價值和意義,像是失去生命一樣恐懼的事情。為了掩蓋這些恐懼,我們會更多的關注表面的問題,和伴侶爭吵甚至放棄這段關係。我們很少能意識到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去與這些恐懼作鬥爭。不管我們如何合理化要分手的理由,但是真正驅動我們遠離愛情的,是我們內心那些對於失去的害怕。

  大多數的親密關係都會帶來大量的衝突和爭吵,如何處理這些差異遠比我們享受對方帶給我們的安逸和愉悅來講更為重要。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過——“真正的愛情是一場不顧兩人彼此差異而互相奉獻的旅程”。

  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愛情只開花不結果,是因為我們從未意識到是我們自身的信念和防禦在阻止著愛的流動。只有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有機會找到你渴望的愛並保持下去。所以,不要裝“順其自然”的逼,不要做“歲月靜好”婊,願我們最終都能成為一個主動擁抱愛並創造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