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生理癢了還是心理癢了?

  人都說婚姻有“七年之癢”,後又說三年就會“癢”,現在的年輕人又說不用那麼長時間,一年就該“癢”了,原因呢?《手機》裡親愛的費老有句名言“審美疲勞”……

  抓撓自便

  七年之癢?什麼年月的事啊,真落伍。三年之癢,也是上世紀的事了吧?一年之癢,也不行,全都過時嘍。怎麼一點也不“與時俱進”?

  婚姻是什麼,婚姻是因為女人昏了頭,才把人用一個本子圈在房子裡的。想想吧,圈在房子裡邊,玩一會還可以,要時間久了,誰受得了?什麼愛情,什麼家庭,全是人為的名詞。現在還有愛情嗎?我指純正的愛情,發自內心,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無私的愛情。某著名評論家曾在全國性的學術會上嚴肅擺明自己的發現:中國沒有愛情。為什麼沒有,因為愛情都被人用責任權利給堆成一座壓死人的大山,如果我愛你,娶你,你就要為我生兒育女,做家務,伺侯老人。如果我愛你,嫁你,你就要為我負責,為我掙錢買房哄我開心。什麼事兒?天真了吧?想把人累死嗎?這個世界還不夠累嗎?如果愛對方,為什麼要讓對方累,為什麼不能給對方輕鬆?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愛對方,就要細心觀察對方是否“發癢”,當然為之抓撓,完全自便。如果是審美疲勞,那好辦,讓自己重新美麗起來,給對方撓痒,變疲勞為興奮或者新鮮。如果不是,那你願抓就抓,讓對方痛,讓對方酸,讓對方重新愛你,如果不願抓就掉頭走開,自己的癢都還不知道誰給解決呢!

  朋克(朋友式愛情)家庭為什麼出現?為什麼要把婚姻一方當朋友來對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癢”,犯不著為一個紅本本讓雙方痛苦到死,那樣的婚姻還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會出現“閃婚”,閃電一般地結婚,兄弟以為,敢於閃婚的朋友是聰明的,那叫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人是高級而復雜的動物,結婚一輩子都不了解另一半的例子少嗎?為什麼不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一見鍾情了就結婚,不喜歡了,沒愛情了就分手,這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何必要壓抑自己,何必要違背自己的內心。要不怎麼提倡以人為本?那些為了生孩子的婚姻,是多麼蒼白的人生啊!

  不說了,結婚不好玩,結婚真沒勁。城市上空

  莫讓“癢”變“痛”

  走進圍城的前輩大喊審美疲勞,提倡“週末夫妻”。城外的人有了恐婚症狀,推崇單身貴族。難怪周圍幾個同事、朋友眼看“奔三”的大齡青年了卻絕口不提結婚,還總結出一句經典的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大有談婚色變之意。

  當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走過浪漫的結婚典禮,走進柴米油鹽的世界,愛情開始接受洗衣做飯帶孩子的考驗,開始經歷鍋碗瓢盆交響曲的磨煉。幾十年如一日面對同一張臉,耳聞目睹的都是東家長西家短的雞毛蒜皮,就算不會審美疲勞,也不可能像熱戀時卿卿我我相看兩不厭了。這時城外的燈紅酒綠,繽紛美景總是惹人艷羨,讓一顆顆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動、無限嚮往。而婚姻承載的更多是親情和責任。如果這就是婚姻的“癢”,那麼它就是婚姻的必經之路。

  儘管婚姻都會癢,都要過這一關,卻因個人處理方式不同,結果也大相徑庭。當婚姻有了癢的症狀,就像是人得了小病一樣。不能不予理睬,也不能輕言放棄。要用溝通理解體貼寬容給予精心治療。最好兩人都用點心思,多點創新思想和意識,努力創造出新的浪漫和激情。讓婚姻的癢慢慢平復,最終達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的理想狀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小病成大病,小癢成大痛。譬如婚外情,譬如離婚,總是會給人留下深深的陰影和難以癒合的創傷。

  其實親情也好,責任也罷,畢竟是相知相守多年的愛人,不知不覺已成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就算左手摸右手沒有啥感覺,可真要失去對方,又如砍掉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樣痛徹心扉。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只有夫妻雙方付出真心與努力,才會收穫美滿幸福。各位走入婚姻的人們,切記珍惜,莫讓婚姻之癢變為婚姻之痛。青青草

  直面婚姻之“癢”

  癢,從生理上說,是病痛的一種,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試想,誰沒有癢過呢?不要說癢,就是一些病痛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得呢?有了癢,有了病痛,及早找醫生,很快就會康復的。

  婚姻也是一樣,夫妻兩個長久地生活在一起,難免也會有個癢,有個痛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可不必談“癢”色變。結婚以後,戀愛時期的激情與新鮮感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磨損殆盡,浪漫的情調也被孩子無休止的哭鬧和頑皮的折騰弄得情趣全無,婚姻變得平淡而瑣碎,這時候,夫妻間開始有了爭吵,有了疏離,“癢”隨之而發生。

  生理上癢了,用手撓一撓可以緩解,但撓要有個度,切不可為了一時之快,撓得鮮血淋漓,那樣,癢是解了,痛也會隨之而來。被撓的地方會發炎、流膿、結痂,就算好了,也會留下傷疤。同樣的道理,婚姻上癢了,也要慎而為之。不能僅僅因為一次偶然的邂逅,一句溫柔的關懷,一個會意的眼神就讓自己把持不住,繼而做出撕裂自己婚姻之事,到時,弄得妻離子散,後悔的還是自己。更何況,如果從一個婚姻跳入另一個婚姻,隨著時間地推移,必定會進入新一輪的癢,跳來跳去,人生能有幾個七年?累了、倦了,再也跳不動了,才發現自己曾經丟棄了多麼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