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技巧,助你打敗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當拖延目標時,深感我們才是自己最大敵人。每個人都有一點惰性,都可能被拖延困擾,如何才能戰勝拖延症?

  拖延症自測:

  1、不到最後期限不交活。

  2、上班時間總在網上瞎逛,快到下班才開始忙工作。

  3、沒工作計劃,不懂時間管理。

  4、總是“偽加班”,白天可做完的事,總是拖到下班後加班做。

  5、總是認為時間還有,不急。

  6、懶散,日復一日,總想著明天再做。

  7、每當同事或上司詢問工作進展時,經常說“讓我再看看”。

  8、辦公室裡零食一大堆,上班時間經常吃零食。

  9、要做事時,腦子裡能冒出各種理由:現在先做別的事,這個稍後。

  10、自我麻痺:還來得及,不行就通宵趕工。

  11、處理問題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緊要的事沒做。

  12、經常因為時間過於緊迫,草草交差,結果被同事或老闆責怪。

  13、厚臉皮,別人怎麼催,也定力十足,習以為常了。

  14、從不主動匯報工作。

  15、團隊合作時,同事都面露難色,不願和你合作。

  測試結果:

  1—4分:輕度拖延,要當心了,快點找到原因,將它扼殺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成為一種習慣,改變需要時間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議重新審視自我,進行職業定位。

  治療方法

  1.丟掉完美主義。

  凡事不可能完美,對自己要求不要過高,接納自己,慢慢完善。

  2.抽象計劃變具體。

  例如:把“我要過六級”改成“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背單詞,讀英語。”

  3.和朋友互相監督。

  你可以和身邊的小伙伴,或辦公室的同事約定一個共同目標,互相監督,這樣你就不敢太拖沓。

  4.消除乾擾。

  關掉社交工具,把娛樂產品放到遠一點的地方。

  5.給自己少留點時間。

  現在開始,做任何事情,都給自己縮短時間,自我督促盡快完成任務。

  6.增強自信心。

  要有自信心,一旦決定了就要堅定地走下去。

  7.設置鬧鐘。

  把你本週內要做的事提前設置在手機日曆上。

  8.選擇好環境。

  找一個陌生無人打擾你的環境,如圖書館;關閉QQ、斷網、手機調靜音等。

  9.向朋友傾訴。

  想做一件事又不敢做或遇到困難做不下去,找朋友幫忙。

  10.做公開承諾。

  越公開越好,承諾的社交圈越大,事情被拖延的可能性越小。說出來的事做不到你會有內疚感,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

  11.先完成,再論成敗。

  萬事開頭難,只有先完成一個草案,才有修改的基礎。

  12.獎勵自己。

  階段性任務完成後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比如看場電影或吃頓大餐,這對保持積極性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