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戀的由來你知多少

  同性戀,又稱同性愛或同性吸引,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為同性戀的兩種種類,是指個體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現象。同性性行為,是指非同性戀者和同性發生性行為的現象。那女同性戀的稱呼你們知道多少呢?

  一、區分性取向、性愉悅和性行為

  所謂性取向和性愉悅有關,但不等同於性行為。一個異性戀者可能會發生同性性行為,一個同性戀者也可能會發生異性性行為,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境遇。例如:一個異性戀者在長期缺乏異性的環境中,有較低機率會將同性幻想成異性發洩性慾;一個同性戀者可能會因為各種外界壓力而和異性結婚,並被迫和異性發生性行為。但這並不代表他/她們的性取向發生了轉變或對不符合性取向的對象產生了愛情,也不代表人們能在不符合性取向的對象身上獲得性愉悅。相反,當人們和不符合自身性取向的對象發生性行為時,會異常的痛苦、噁心或性愉悅不足。僅依靠性行為判斷性取向完全不可靠,區分性取向、性愉悅和性行為是很重要的。

  二、由來

  又稱女同、拉拉、蕾絲邊、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女性。

  儘管自古以來女同性戀曾被記載於多處文化中,但是直至今日​​才出現蕾、蕾絲邊、拉拉等字詞,用以形容女同性戀者。十九世紀晚期,性學家發表了他們對同性慾望與行為表現的研究,標明了這類群體的人在西方文化中是屬於獨立的群體。因此,意識到自身新醫學身份的女性逐漸在歐洲與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黑色三角形代表著他們的身份標識,它來源於納粹德國,當時使用它在集中營中區分被認為是”反社會”的女性(例如:對納粹家庭價值觀構成威脅的人)。如果有女人反對生育或反對傳統家庭價值觀,則會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現在黑色三角形是作為女同性戀自豪的標誌。

  女同性戀叫什麼

  三、折疊發展

  在1890年,醫學辭典開始使用該詞語,以”蕾絲邊之愛”等字詞形容女性間的性愛。據1870年文件記載,”蕾絲邊”亦被用來描述女性間的情感關係。約至二十世紀時,開始出現了”薩福主義”等可互通的詞語。

  女同性戀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維洛克·艾利斯等性學家以醫學問題的方式著手分類這類群體的關係。

  四、折疊沿革

  在西方同性戀平權運動的60年代,同性戀不分男女,都叫做gay。換句話說,男同性戀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戀也同樣可以稱為gay。

  時至今日,在西方社會中,gay仍然是男女皆可的一個稱呼,如果需要特意區分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的話,則男同性戀者用gay,女同性戀者用les。當她:I’m gay。意思就是說:我是同性戀者;而如果說:I’m lesbian,則是在說:我是女同性戀者,兩者的區別僅限於此。

  女同性戀叫什麼

  但在東方社會,仍然不宜用gay來形容她們,因為絕大多數東方人並不清楚gay其實通指男女。該單詞在傳入東方之時,語意並沒有準確的完整傳遞,因此gay在東方社會只等於男同性戀者,即便是信息傳播發達的現今,依舊只有少數人才知道gay的準確用法和語意。不過,正是因為gay=男同性戀者的語意已經根植於東方社會之中,所以在東方用gay來稱呼女她們,會帶給對方男同性戀沙文主義傾向的感覺。即便在西方社會,使用Gay Woman或只肯用gay指稱女同性戀者,也是一種挑釁的表現。

  然而,由於同性戀運動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戀沙文主義現象,使得這類群體越來越感到不滿。比利提斯的女兒(美國早期重要的女同性戀組織)的創始人之戴爾·馬丁,在1970年撰文聲明與同性戀運動分道揚,繼而擁抱與女權主義理論和運動的結盟。

  馬丁指責當時的同性戀平權運動由男性及男性的”兄弟情誼”為主導,十五年來都在忽視和排斥女性的訴求,而這類群體在同性戀運動社群中找不到接受、平等、愛與友誼。她的聲明代表了一群在同性戀運動中發現自己被忽視和噤聲失望的女同性戀者,她們在女權主義中找到了同盟,因為女權主義恰恰強調女性在整個社會環境中的被忽視和噤聲的地位。在女權主義陣營裡,不同性取向的女性可以共同反對對於女性的壓迫,尋求女性的獨立自主與政治聲音。

  朱莉婭·佩內洛普寫於1974年的文章–《女同性戀分離主義》說:退出男同性戀組織是建立女同性戀身份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邁向建立這類社群的一步。此後,她們全面撤出(男)同性戀運動,建立了自己的獨立身份。在戴爾·馬丁和菲利斯.萊昂的領導下的早期著名女同性戀組織–比利蒂斯的女兒,名字來源於由古希臘著名女同性戀詩人薩福一首詩改寫的抒情詩。

  於是從70年代開始,受到由女同性戀者為核心推動的第二波女性主義影響,Lesbian一詞開始被廣泛使用–Lesbian本意即為古希臘著名女同性戀詩人薩福居住的古希臘一個小島的名稱Lesbos。19世紀末,醫學界開始使用lesbian來指稱與薩福有同樣性取向的女性。

  之後,女同性戀聯合女權活動家和同樣在同志平權運動中被忽視的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來與占據同志平權運動主流,霸占地位,好處風光全佔盡的男同性戀者們分庭抗禮。不過,隨著同性戀平權的發展,近現代的許多男同性戀者漸漸拋棄了男同性戀沙文主義的思想,因為身心體會到了只有男同性戀群體的同志平權運動寸步難行,所以再次與LBT群體握手言和,共同發展同志平權運動。

  最終,在1980年出現了LGBT的稱呼,是為les、gay、bisexual、transgender的利益結合體。因此,在同性戀群體中,一定要注意詞句的用法問題。在同運組織裡,一定注意要用LGBT,不然會被認為有同性戀分離主義傾向。在她們的組織裡,注意不要用Gay Woman,不然會被認為有男同性戀沙文主義傾向。在日常生活中,homosexual一詞不常用,因其是從精神病學而來,所以遭到了污名化,通常只有在涉及醫學的文章中才會出現。

  直到現在,雖然這類群體仍然不被社會所認可,但是日本演員杉森茜& 寫真女星一之瀨文香是日本同性結婚的先鋒人物,又因為兩人都在娛樂圈,一舉一動備受媒體關注。

  五、日本女同性戀

  早在2009年,一之瀨文香就通過雜誌宣布自己是同性戀,杉森茜也曾明確公開表示自己喜歡女性。2012年底,兩人在Gay吧認識,交往半年後開始同居生活。日本女同性戀杉森茜和一之瀨文香都曾表示,“穿上雪白婚紗是女人的夢想”,她們也都希望,“能夠以認養的形式養育孩子”。雖然日本憲法沒有明確表示支持同性婚姻,但是,也沒有明確禁止。2015年4月19日,兩人在東京都內酒店舉辦婚禮,兩人都穿著白色禮服、頭紗,滿臉幸福。雙方家人和演藝圈好友約80人出席了婚禮,婚禮現場還吸引了大批媒體記者。遺憾的是,一之瀨文香的弟弟和父親未有出席,讓人猜測是不是不贊成同性結婚。在典禮上兩人表示:“ 希望未來想同性結合的人可以輕鬆地結婚”,一之瀨文香流下了眼淚(一路走來實在不容易)。

  女同性戀叫什麼

  六、日本政府不受理結婚申請

  但是,最後政府並沒有受理這對日本女同性戀的結婚申請,她們過的是事實上的婚後生活(沒有法律效力,只是同居)。好景不長,2016年2月,一之瀨文香發表了自傳《同性婚姻~我和女性舉辦了婚禮》。之後,兩人之間的感情就出現了裂痕(猜測是未經對方同意暴露了隱私),7月,她們解除了同居關係。直到今年2017年5月12日,一之瀨文香和杉森茜於在博客上宣布分手,一之瀨文香在博客中表示:“ 我們談了很久,還是決定走向各自的路”,她聲稱導致這個結果的並不是某一方的錯,而是:“已經沒有辦法一起走下去了”,雖然結局不是Happy ending。但是,她倆用行動推動了同性婚姻相關法律的完善。2015年3月31日,在日本東京都澀谷區的議會投票中,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法案以多數贊成通過,並從同年4月1日起生效。雖然這個法案只是承認同性伴侶間的關係,並不認同同性婚姻,但也是進步!年滿20歲的同性戀伴侶可以獲得伴侶證書(類似結婚證),要知道在這之前,同性伴侶們在申請公寓同居或者探病時經常被拒絕。有了這個證書,同性伴侶可以申請同居、領取家庭補助,跟合法夫婦享有一樣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