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應”指的是習慣性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以及對他人形成印象時,認為其他人同樣具備與自己相似特性的現象,把自我的意志、感情投射到對方人身上甚至強加於人,這是一種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
投射效應對愛情有哪些影響?
“投射效應”的表現形式有感情投射和認知缺乏客觀性兩種,感情投射是認為別人的好惡和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納入自己既定的框架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簡單的說就是以己之心度對方人之腹。
認知缺乏客觀性以為自己喜歡的人或事都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都是醜惡的。並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這些人或事,而且有進行美化或醜化的心理傾向,失去了人際溝通認知客觀性,因此導致主觀臆斷而陷入偏見中。
我們很容易可以從一個人的投射中來推測那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
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差不多的慾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很正確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畢竟有差異,如果不考慮個體差異,胡亂投射難免會出現錯誤。
“投射效應”其實是人體心理的一種防禦機制,會伴隨人一生。在一生中嬰幼兒和戀愛階段是“投射效應”的高發期。
第一個階段是嬰幼兒階段,在嬰幼兒還保持著自己的善良和童真,他們還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誤認為世界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最容易上當受騙。
第二階段就是戀愛期間。愛恨能蒙蔽人的雙眼,容易讓人變得盲目。這種情況很容易讓我們的認知缺乏客觀性。
我們因為愛一個人就只能看到對方美好的一面,越看對方優點越多而越看越喜歡。
我們因為恨一個人就只能看到對方醜惡的一面,越看對方缺點越多而越看越厭惡。
這樣的愛恨觀固然能讓我們迅速陷入熱戀,並且很快愛上對方。卻也容易因為錯誤的認知,忽略了對方的缺點導致自己愛錯人。
而在感情出現矛盾時容易因為缺乏客觀的認知而變得很偏激,只看到對方的缺點短處,看不到對方的優點長處。從而使得我們心中產生強烈的厭惡感,因此與對方越走越遠,最終失去愛情而悔恨終生。
這其中壞處主要體現在兩點,其一是喜好投射,我們很容易誤認為自己喜歡的就一定是對方喜歡的。
因而在相處過程中,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想讓對方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對方討論自己喜歡討論的問題。但這世界不太可能有兩個喜好完全相同的人。
我們喜歡的事情或話題,或許對方覺得索然無味。長期要求對方喜歡自己所喜歡的,一是讓對方變成另一個自己,二是讓對方因此反感,最終遠離我們而去。
戀愛過程中完全通化一個人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更多的可能是導致對方產生厭煩感。
其二感情投射則是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對方好。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太過想當然。
每個人的認知和價值觀都不盡相同,我們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好的,在對方看來未必就是好的,也未必是對方需要的。母親帶孩子時容易關懷過度,尚且容易導致孩子叛逆,更何況性格不完全一致的情侶相處。
“投射效應”對於愛情的影響很大,可能因為盲目衝動愛錯人,也容易導致感情破裂,還可能在感情破裂的時候,因為錯誤想法錯過挽回的良機。所以在戀愛的過程中應盡量別讓“投射效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