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四種不良習慣

  習慣是後天慢慢養成的,並非與生俱來。對我們的生活和事業而言,有些習慣雖然不好,可能無礙大事,有些則是我們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大敵。有些惡習如果不改正,可能會影響我們終生。

  四種不良習慣。

  不良習慣之一:辦公桌上凌亂不堪

  芝加哥西北鐵路公司總裁威廉斯說:”那些桌上總是堆滿東西的人會發現:若你將桌上清理乾淨,只留些與手頭工作有關的東西,你的工作會進行得更加順利,不會出錯。這也是邁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波普曾說:”秩序是天國的第一要律。”這幾個字就掛在華盛頓國會的圖書館上。

  秩序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當你辦公桌上堆滿了東西,亂七八糟,就會導致你慌亂、緊張、憂慮、煩惱。一個常擔憂萬事待辦卻無暇辦理的人,不僅會感到緊張勞累,還會引發各種疾病。

  賓州大學的斯托克教授在一份報告中列舉了心理病人的11種心理表現,其中第一項是”強迫性,總覺得有沒完沒了的一大堆事等著要辦”。這種”沒完沒了的一大堆事”憑清理桌面就能處理好嗎?而且這些真的必須處理嗎?有一個病例證明了這樣做會成功:

  這個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公司的高管,他第一次見醫生時,顯得焦慮、緊張,不快樂。他明知這樣不好,但對自己這種情況無能為力,只得向醫生求助。

  正當他和醫生交談時,一個電話打來找醫生。

  接到電話,醫生沒有片刻耽誤,馬上做出決定。他一向是有問題馬上解決,從不拖延。接著談話中途又遇到幾次,他同樣處理了。他向他的病人道歉,讓他久等了,但此時他卻看見病人臉上流露出愉快的神情。

  ”別道歉。”他說,”這10分鐘裡,我似乎已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了。我得改變一下我的工作習慣……走之前,我可否看看你的辦公桌?”醫生讓他看了,他的桌上除了一些必備工具外,沒有其他的東西。

  ”你有待處理的事情都記在哪裡了?”

  ”我都處理了。”

  ”待回复的信件呢?”

  ”都回了,我一收到信,就交秘書處理。”

  幾週後,這位主管請醫生看了他自己的辦公桌,他當然也改變了。而在這之前,他的兩間辦公室的三張辦公桌上堆滿了要處理的各種東西。自那次談話後,他一回來就作了清理,現在他只有一張辦公桌,文件一來便及時處理,再沒有堆積如山的東西讓自己緊張憂慮了。而他的病已不治自癒了。

  不良習慣之二:做事不分主次

  遍布全美的都市服務公司的創始人杜赫說,人有兩種能力是千金難買的無價之寶。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並合理處理的能力。

  魯克曼說:”根據我的記憶,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因為這時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計劃當天要做的事,並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推銷員弗蘭克每天早上用不到五分鐘就把當天的事情安排好。他在事前的晚上就佈置第二天要達到的目標,如果沒完成,就依次加到第二天裡。

  長期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人能永遠按照事情的輕重程度去做,但按部就班地做事,總比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要好得多。

  如果蕭伯納不是嚴格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寫五頁文稿,他可能只能做個銀行職員。他把寫作當成最重要的事去做,才成了世界著名作家。就是流落到孤島的魯賓遜每天也給自己定下一個作息表呢!

  不良習慣之三:拖延該解決的問題

  赫威爾是一個公司董事會的董事之一。董事會上常常提出許多問題,卻很少做出什麼決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報告帶回家中研究。後來,董事長作了一個規定:一次只提一個問題,直到解決,決不拖延。不解決前一個問題,決不提出第二個問題。結果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備忘錄上有待​​處理的事情解決了,日程表上也不再排滿要處理的事情的進度。

  這是對你我都適用的有效原則。

  不良習慣之四:不會授權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授權他人,事必躬親,結果被那些瑣事所淹沒,常常感到匆忙、憂煩、緊張。

  一個大企業的高級主管,如果不懂得組織、授權與督導,常常會死於心髒病—這是長期緊張憂煩的結果。

  那麼,從現在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把桌面清理乾淨,只保留與目前工作有關的東西。

  按照事情的主次去做。

  碰到問題,馬上解決,或是做出決定,不要拖延。

  學會組織、授權。

  不要忘記,快樂並非取決於你是什麼人,或是你有什麼,它來自於你的思想。你的未來大半由你今天的想法所決定。讓你的心中充滿希望、自信、真愛與成功的想法。

  記住以上的四個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