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回娘家算家暴!還有哪些冷暴力你是不知道的?

  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於做家務等行為。近年來80後夫妻冷暴力上升,其實丈夫不讓妻子回娘家也算是一種冷暴力。

  22日,全國人大常委二次審議反家暴草案,將“經常性謾罵、恐嚇等精神侵害行為”納入了家暴範疇,同時將家暴的使用範圍從家庭成員擴展到了“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

  網友們對這件事又持有哪種觀點呢?

  有人說:那不讓丈夫回婆家算不算家暴?不讓丈夫下班喝酒算不算家暴?

  也有人表示:我認為算家暴!都不讓回娘家了,這不是限制人生自由,說嚴重了這就是軟禁啊!

  其實吵架了不讓回娘家,可能只是暫時的鬥氣兒,但是冷暴力浮出水面,就不得不讓人後背一涼了!

  對於家庭冷暴力,官方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於做家務等行為。

  從字面上看,冷暴力似乎可以形容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果說家庭暴力是一記悶拳,那家庭冷暴力就可以稱得上是容嬤嬤手中的繡花針了!

  絕大多數家庭存在或曾經存在冷暴力!

  中國法學會曾對3500多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在有矛盾的家庭中,60%以上出現過冷暴力。在發生矛盾時,88%的家庭會出現夫妻雙方互不理睬的現象,30%出現負氣使勁關門離家而去或摔東西的行為,48%出現互相辱罵的現象,還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會威脅並毆打妻子。

  中國著名心理學家劉喆博士歷時16

  個月,對北京、天津、武漢、長沙4個城市的2000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有93%的家庭對自己的婚姻質量不滿意,70%以上的家庭有過或正處於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調查發現,家庭冷暴力多發生在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知識分子家庭和白領家庭中,成為城市家庭的一種“流行病”。由於他們文化程度較高、收入高,有一定社會地位,很顧及自己的臉面,不願大吵大鬧。這些人大多認為拳腳相加的暴力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同時會留下傷痕證據,所以冷落、漠視、諷刺、挖苦成為他們的常用手段。

  冷暴力都是以何種形式出現的呢?

  家庭冷暴力造成的傷害沒有傷痕,不見鮮血,無法作傷情鑑定,沒有明顯的發展過程,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由於受“死要面子”觀念和“家醜不可外揚”傳統思想的影響,家庭矛盾常常被掩蓋;住宅的相對獨立性、對他人私生活的尊重使得家庭衝突不易為他人所發現;再加上大多數人對於家庭冷暴力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在遭受冷暴力侵犯時,忍氣吞聲、忍辱負重,使得家庭冷暴力不易被發現。

  家庭冷暴力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冷嘲熱諷通過語言來攻擊、貶低對方

  比如“你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你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模樣,再漂亮的東西套在你身上也好不了”“你要是像她老公一樣能掙錢,我還用跟你說這些”“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每次都考第一”“這麼老了,吃那麼多有什麼用”“你乾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你自己最清楚”等一些刺傷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話。

  形體提醒懲罰

  用形體來表現自己對對方的不滿意和自己不的高興,提醒對方注意自己的感受。比如摔東西、拒絕或敷衍性生活、數落對方、一句話不說就離家出走等,總之,對方不願做的事就越做,越喜歡做的事就越不做。

  不管不顧不關心對方的煩惱和家庭中的飲食起居,不再做以前一直由自己主動承擔的家務;臨時出門不再通知對方;沒有任何原因地“失踪”,讓對方找不到踪影;懶得和對方說話;不喜歡單獨面對對方。

  聽之任之無論對方做什麼或是發生什麼,都不再關心和注意。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狀況,說明兩個人的感情出現了非常大的危機,正在喪失主動解決問題的意願。此時的家庭成為了一種形式,彼此在一起也只是維持表面的現狀。

  80後夫妻冷暴力多發

  不讓回娘家算家暴!還有哪些“冷暴力”是你不知道的?

  數據顯示,家庭暴力案件逐年呈上升的趨勢。相比較拳腳相加的傳統型家庭暴力,近年來“冷暴力”上升。

  所謂的“冷暴力”案件主要為精神上的折磨。表現為施暴者對家庭成員施行精神壓迫、威脅不許離婚、不讓看病、吵架後不讓女方回娘家等,這些情況較多發生在“80後”夫妻中。

  伴隨著工作壓力和社會壓力增大,年輕人在溝通交流方式上有欠缺,一些人,特別是高學歷的夫妻不懂得如何化解糾紛。

  在反家暴法草案中,“人身安全保護令”成為了頗受公眾期待的舉措之一。早在2012年,青島中院就制定了《關於婚姻家庭案件中實施家庭暴力“禁止令”的意見》,嘗試以“禁止令”的形式遏製家庭暴力,依法、適時、適度干預家庭暴力,威懾、教育施暴者,將事後懲罰​​變為事前預防,切實保障遭受家庭暴力者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