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為人處事和生活習慣,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大學生如果想有一個好的身心健康,就要做好正確的心理暗示,這樣他們在步入社會上才會少一些打擊,多一些自信,更能相信自己,大學生怎樣心理暗示呢,請看下面的10種心理暗示法。
1.多一點堅強,少一點軟弱:新的矛盾、新的挫折、新的委屈、新的打擊等,隨時會發生,隨時會遇到,不要唉聲嘆氣、不要痛哭流涕、不要心灰意冷,要堅強,要放眼未來,要態度積極。鑽牛角尖、往窄處想、尋死覓活就太軟弱了,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做人就要堅強。
2.多一點主動,少一點被動: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對待班裡的事、參加什麼活動,應該主動,不要凡事總讓人推著你、總讓別人照顧你。要時刻想到我能為別人做什麼、我該為這事出什麼力。
3.說話多一點和氣,少一點脾氣: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方言、習慣、思維等多有不同,免不了造成誤會。這時,與人說話要和氣,心平氣和地商量著解決問題,不要動不動發脾氣。要多使用普通話呦。
4.多一點自製,少一點放縱:讀高中很苦,進了大學適當放鬆一下可以理解,但要自製。通宵上網玩遊戲、沒完沒了聚餐、逃課去旅遊玩耍、覺得遲到早退無所謂等,是不可取的。有空大可以去做許多有意義的事,要嚴格要求自己。
5.多一點自信,少一點自卑:中學時期你可能是班里和學校的佼佼者,大學里人才濟濟,突然發現自己有不少不入他人的地方,心理會產生較大的失落。這時要多看自己的強處,保持信心,不要一味自卑而看不起自己。多學別人的長處、迎頭趕上就行了。
6.多一點自主,少一點依賴: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好多事情要自己處理。要對自己說:“我能,我行。”不要總有等、靠、要的思想。老生的經驗值得借鑒,但不能事事問人家、事事照樣子去做。況且每一級學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重要的是靠自己。
7.多一點好行為,少一點壞習慣:不分場合大叫大嚷、亂吐亂倒、亂扔亂放、不守作息時間、便後不衝乾淨、不值日等,只圖自己方便,不顧不管他人,既不文明又容易引發矛盾,搞得自己和他人都不愉快,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學習。所以,要多講一點道德,少做不文明的事。
8.多想點父母掙錢不易,少點大手大腳:上大學的開銷比上中學要大,這是客觀的。該花的花,不該花的盡量不花。不能為了所謂面子而比吃論穿、比玩耍論瀟灑,增加父母的負擔。
9.多一點時間意識,少一點浪費生命:有的大一新生不干什麼出格的事,這是好的,但就是瞎晃蕩,不知道下一個目標,不知道上完那幾門該干什麼,不知道今天干了什麼有意義的事,不知道雙休日該做點什麼。那樣,就浪費了生命。還是要珍惜時間,心中有目標,不斷為美好的未來奮鬥。
10.多一分清醒,少一點糊塗:外面的世界有很多誘惑,自己要有腦子。要清醒一點,不要糊糊塗塗陷入傳銷、急於在雙休日打工上當受騙、自己的好心被利用而失錢甚至受傷、受害。
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會把事情做好,大學生對於為人處事方面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不過要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先從上面的做起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處事不驚,才會把事情做的順利,年輕人可要好好學習下了。